創業管理, 專題文章, 社會創新

台灣社企營運比香港優勝?一文比較兩地社企三大不同之處

社會企業(社企)多年前在台灣與香港萌芽,如今社企在兩地的發展已日趨成熟。台灣社企發展完善,成爲不少人心中典範,相反香港社企給人的感覺卻總是「很短命」,無法長期持續營運。究竟兩地社企在營運上有何分別?Think Pig為你整合出三個不同之處,發掘當中值得借鑒的地方!

香港社企創辦人男女比例比台灣平均

一間公司的創辦人及領導層是決定公司長遠方針的靈魂人物。於社企來說,兩者更為重要,因爲他們的理念及能力隨時影響社企能否在達到社會目的之餘,維持商業運作。既然創辦人及領導層如此重要,我們就看看香港與台灣的社企創辦人有什麽分別吧!

根據英國文化協會在2020年進行的研究,32%香港社企的所有領導層都是女性,而44%社企的領導層為男性,擁有女性及男性領導層的則佔22%,代表多於一半的香港社企都擁有女性領導層。而台灣經濟研究院亦在2020年發現,只有33%台灣社企為女性主導,剩餘近67%社企都是由男性主導。可見香港有更多女性投入社企行列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香港社企領導層中的男女比例比起商業機構中的亦更加平均。根據政府統計處數字,2019年全香港的僱主人數為101,300人,但當中只有近22%僱主為女性,男女比例大約為3.6:1。

兩地社企收入並非單靠政府資助

社企除了要達到特定的社會目的,亦要賺取足夠利潤以確保公司能持續營運。因此對社企來説,擁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是很重要的一環。

現時香港社企主要的收入來源為「產品與服務銷售」,顧客包括一般消費者、商業機構、社區組織等,佔67%。其次是「民間或商業機構的資助及種子基金」,佔14%,而「政府資助及贊助」只佔11%。可見香港社企大多以商業模式營運,只有少部分需要依賴第三方資助去維持經營。

相比之下,台灣社企比香港社企擁有更加成熟的營運機制,多達78%的主要收入來源為「產品及服務銷售」。雖然香港社企的營運日趨成熟,但對比起台灣社企,香港社企的經營者在自主營運上,仍然有一定的學習空間。

台灣社企更能回應當地的重點可持續發展目標(SDGs)

社企與一般商業機構最大的分別,便是它們在營運過程中需要達到一些明確的社會目的。各國的國情、能力和發展程度不同,各自所面對的社會問題亦有所不同。我們曾經介紹過聯合國在2015年訂立的「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」(17 SDGs),這些目標是普遍、具體、不可分割的,因此得到多個國家及地區的認可。香港及台北便是其中兩個認可可持續發展目標 (SDGs)的城市,並且各自訂立了重點優先推動目標。

在首三個香港社企能達成的目標之中,有兩個是香港的重點目標。而針對香港五個重點目標的社企,佔整體44%。至於台北,當地政府訂立了七項重點目標,其中三個同時是當地社企能透過業務達成的首三個目標。雖然台灣只有某幾座城市有自訂重點目標,但他們的社企仍然能回應社會主要需求。

每間社企都固然能為社會上的某一群人帶來正面影響,即使它們的工作未能回應到政府訂立的重點目標,他們仍然可以成爲推動可持續發展的一環。政府利用大量公共資源專注解決整體社會最迫切的問題時,難免會忽略一些少數人關心的議題,而社企便能發揮他們的作用,在有限資源下專注幫助社會上的小眾。不論規模大小,社企在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上都有著一定的存在價值。

撰文:Think Pig

Tagged , , , , , ,